以長工時文化聞名的南韓,正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勞動改革。首爾近郊的京畿道今年6月起率先試行縮短工時,允許企業員工將每周工時由40小時降至 35小時,並提供「隔周四天工作」或「每周四天半工時」的選項。
與此同時,南韓中央政府亦自2025年起全面推動勞動工時制度改革,計劃逐步推廣 每周4.5天工作制,並設定明確目標:到 2030年,將2024年基準的 年均勞動時間1859小時,縮短至 1717小時以下,徹底甩掉「加班冠軍」的標籤。
京畿道先行 補貼企業支持縮短工時
京畿道政府為鼓勵企業加入計劃,承諾向雇主提供補貼。只要員工每周工時減少五小時,雇主可獲得 每人每月26萬韓元(約187美元) 的補助。當局更預留 80億韓元(約577萬美元) 作為試驗經費。目前已有 67間中小企業 和 一個公共機關 參與。
三大國家戰略 2030年前逐步落實
根據南韓政府6月向國政規劃委員會提交的改革路線圖,未來勞動制度改革將圍繞三大戰略展開:
1. 推廣每週4.5天工作制
-2025年下半年推動《企業與勞動者實際工時縮短支援法》
-建立遠端辦公、彈性工時、錯峰上下班等制度基礎
-確立「拒絕工作聯絡權利」(俗稱「KakaoTalk禁止法」)
2. 禁止綜合工資制,根除無償加班
-2025年將在《勞動基準法》中明文禁止
-強制要求企業建立工時記錄管理制度
3. 完善休假制度,保障勞工權益
-年假取得資格將從「滿1年」縮短至「滿6個月」
-禁止對休假員工施加不利待遇
此外,政府將立法確立 「彈性工作申請權」,允許勞工提出彈性工作安排,雇主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。
政府預算與企業扶持
南韓政府將在2026至2029年間,投入 835億韓元專項預算,支援採用4.5天工作制的企業,措施包括工作生活平衡補貼、新聘員工薪資補助、稅額抵扣,政府同時研究為中小企業提供行政與財政支持,避免制度僅集中於大企業和公共機構。
企業先行者:浦項製鐵、三星、SK集團
在政府推動之前,一些南韓大型企業已率先試行短工時制度:
浦項製鐵:2024年起對逾萬名員工實行「隔周四天工作制」
三星電子:2023年起,每月工資發放周的週五成為「月度休息日」
SK集團:自2019年起,部分子公司推出「快樂星期五」制度
LG集團:允許員工在獲得批准後,自主安排工作時間
這些案例證明,縮短工時在大型企業中已具可行性。
工商界質疑「不切實際」
然而,工商界對改革路線圖態度審慎。南韓經營者總協會批評,僱用部的改革設計「脫離現實」,過於迎合勞工團體及共同民主黨的主張。
他們認為,相關政策應透過 社會對話,充分協商推行的 力度、速度與方式,而非「自上而下」的強行推進。
韓國工時遠高於OECD平均
根據OECD數據,2023年南韓勞工平均工時達 1,865小時,高於OECD平均的 1,736小時。
總統李在明多次強調,縮短工時是 國際趨勢,更是南韓邁向「生活質量提升」與「人口結構改善」的關鍵。